商标学院

手工啤酒商标-柳林风声第五章简介

发布日期:2022-11-11 浏览次数:


手工啤酒商标-柳林风声第五章简介

柳林风声第五章简介

第五章简介:“温馨的旧居”是连成一气进行讲述的。鼹鼠在一个飘雪的冬日下午独自进人野森林,结果在林中迷了路。河鼠找到了已筋疲力尽的鼹鼠,两个不速之客碰巧闯进了獾先生的居所,受到了热情款待。

《柳林风声》这部儿童小说以动物为叙事的主体,从动物的视角来观察和感受大自然及人类社会,逆转了动物被客体化的传统叙事。

小说中,动物替代人类成为了自然中的审美主体,透过这些动物的视角,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直接体会到动物对自然的依恋和他们在自然中的归属感,感受到人与其它动物之间在情感上的亲和性,从而去追溯人与动物之间的同源性。

这促使人们放低凌驾于动物之上的优越感,重新审视动物的生存意义和生命价值,反思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重新思量传统思维中人与其它动物之间的优劣之分,重建对其他生物的道德良知,将伦理道德的对象从人本身扩展到其它动物,乃至整个生物共同体。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关于《柳林风声》的具体创作缘由,一般认为始于格雷厄姆晚间在床头给儿子讲故事的经历,尤其是关于蛤蟆历险的故事。事实上,从1904年5月开始,格雷厄姆总会在夜晚入睡前给年仅4岁、昵称“耗子”的儿子讲故事。

在最初的讲述中,除了蛤蟆、鼹鼠和河鼠等动物外,还有长颈鹿这样的庞然大物,但由于这样的大型动物不太适合进入柳林河岸的动物世界,所以后来被舍弃了。1907年5月,儿子阿拉斯泰尔按计划要跟随家庭女教师外出度假。

但他却不愿意离开,因为他要继续听爸爸讲故事,于是格雷厄姆答应用写信的方式给儿子继续讲下去。他没有爽约,连续几个月按时将故事写下来寄到儿子那里,由女教师读给儿子听。这些写在书信里的故事自然成为了《柳林风声》的组成部分。

此外,1903年11月,格雷厄姆在英格兰银行连续3次遭到一个思想激进、行为怪异之人的持枪恐吓甚至开枪射击,批评家认为这一事件可能也被构思在了故事中:蛤蟆试图探明自己被强占的府邸时,站岗放哨的貂鼠用枪对着他“砰”地放了一枪。








手工啤酒商标-柳林风声第五章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