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2-11-16 浏览次数:次
职务发明的专利归属权问题
认否属于职务行为,可以下几个方面把握:一是行为是否有经营者权,是否是有雇系的工作人员所为。二是行为是否发生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三是行为是否以经营者的名义或身份实施。四是行为与职务是否有内在联系,如行为的内容是否是工作需要,是否符合雇主雇用的目的,行为是否具有为法人谋利的意思。以上职务行为的认定标准,具有以下的法律依据。《民法通则》第四十三条规定:企业法人对它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员的经营活动,承担民事责任。《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四十二条规定: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工作人员因职务行为或者授权行为发生的诉讼,该法人或其组织为当事人。《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3]20号)第八条规定: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以及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致人损害的,依照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一条的规定,由该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民事责任。上述人员实施与职务无关的行为致人损害的,应当由行为人承担赔偿责任。第九条规定: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致人损害的,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员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人损害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可以向雇员追偿。前款所称“从事雇佣活动”,是指从事雇主授权或者指示范围内的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其他劳务活动。雇员的行为超出授权范围,但其表现形式是履行职务或者与履行职务有内在联系的,应当认定为“从事雇佣活动”。
单位把职务发明的发明人列为专利权人
劳因严重不负责任,不正行职责,而给用人单位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但如果一般的轻微过失,用人单位损失是由其他原因造成的,劳动者不承担赔偿责任。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工资标准,则按工资标准支付。
履行职务过程中因重大过失给企业造成损失的,如何承担
这个是规普通人改变不。
对于发明专利申请,复审费1000,如符司费用减缓条件可减至400,合个人费用减缓条件可减至200。
对于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复审费300,如符合公司费用减缓条件可减至120,如符合个人费用减缓条件可减至60。
如果委托专利代理机构的话,还需要额外的代理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