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2-11-16 浏览次数:次
面对专利侵权时应采取哪些抗辩策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七面对专利侵权,可以采取以下途行商标维权;
一、行政
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投诉,请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侵权案件进行查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尚未构成犯罪的侵权案件作出行政处理,对涉嫌构成犯罪的侵权案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侵权人的刑事责任。
二、司法途径
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通过审判程序,维护商标专用权人的合法权益。
新商标法关于商标侵权新规定:
1.增加对侵权行为的认定
新商标法关于商标侵权的规定中,增加了一项商标侵权行为,即故意为他人提供商标侵权的便利,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行为。该协从行为包括为侵权人提供场所、帮助侵权人运输或藏匿等,客观上加重了该侵权行为的结果。
2.关于“傍名牌”的规定
虽然商标和企业字号同属于企业的标志,然而旧商标法并未对于企业字号和商标做出关联性规定,因此不少商家将一些知名商标作为自己的企业名称,企图借助他人的知名度来提升自己的产品知名度。
为了避免“傍名牌”给知名商标带来的商誉减损和为侵权企业带来的不正当利益,新商标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将他人注册商标、未注册的作为企业名称中的字号使用,误导公众,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处理。
3.解决权利人举证难的问题
鉴于很多关键性资料(如账本等)掌握在侵权人手中,权利人遇到了举证难的问题。为了减轻权利人的举证难度,同时保障证据齐备,体现公平正义,新商标法关于商标侵权的规定第六十三条将举证责任进行了分摊:“人民法院为确定赔偿数额,在权利人已经尽力举证,而与侵权行为相关的账簿、资料主要由侵权人掌握的情况下,可以责令侵权人提供与侵权行为相关的账簿、资料;侵权人不提供或者提供虚假的账簿、资料的,人民法院可以参考权利人的主张和提供的证据判定赔偿数额。”
4.细化民事赔偿标准
对于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且情节严重的,新商标法引入了惩罚性的赔偿制度,规定对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且情节严重的,可以按照侵权行为实际造成的损失给予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赔偿款。对于权利人制止侵权人的侵权行为的合理开支,侵权人应该一并支付。
如果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难以计算或侵权人因侵权行为所获得的利益不能明确,以及注册商标许可使用费难以确认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情节的严重程度判决赔偿款的数目,数额由过去的50万元提高到了3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