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学院

专利态势-专利壁垒的类型有哪些

发布日期:2022-11-16 浏览次数:


专利态势-专利壁垒的类型有哪些

知识产权的趋势是什么?
分析具体因方向不同有较异,如情报分预警分析……
主要有原文分析、简单统计分析、以简单统计为基础的对比分析、动态矢量分析等;通过检索竞争对手企业的专利说明书,对其进行仔细阅读、认真分析来掌握竞争对手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特
国内外三种专利类型数量的增长趋势

中国发明专利量一直保持稳步增长态势据2015年知识产权布的数据,2015年中国知识产权局共受理发明专利申请110.2万件,同比增长18.7%,连续5年居世界首位。如果仅仅从专利申请数量来看,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似乎应是位居“世界首位”的,然而从申请专利的质量来看,事实并非如此,无论是在日用消费品抑或是高科技产品领域,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供给能力与国际同行相比都还存在一定差距。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与持续增长的专利申请数量不成正比。

然而,法治蓝皮书披露,企业申请的大量专利并没有真正用于提升产品质量。根据中国专利法规定,中国发明专利保护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保护年限为10年。然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专利权人都会中途放弃专利。《2014年度中国有效专利年度报告》显示,国内发明专利平均维持年限3.8年,实用新型专利为3.5年,外观设计专利为3.2年;而真正达到最长维持年限的发明仅占0.02%,实用新型仅占1.1%,外观设计仅占0.5%。上述数据表明,中国绝大多数申请的专利没有真正投入使用。

此外,专利许可实施率也能够反映专利实际使用情况。从2012年至2014年,全国共授予国内专利2787707件,签订专利许可合同仅为56067件,仅占授权专利比例的2%。该数据也反映出绝大多数的专利没有真正投入使用。


因此,企业申请专利与企业产品供给能力之间并不能直接画上等号。事实上,现有制度中评价政府或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依然是专利量,如:企业要享受诸多优惠福利政策需要专利;企业要减免税收、申请高新企业认证需要有专利指标要求;很多地方和单位的人才引进、人才考评也需要专利。显然,申请专利可以满足多方面的利益需求。加之,很多地方为了争创专利申请数量先进,通过所谓奖励措施为企业申请专利颁发奖金,更加导致专利申请数量泛滥。


区块链专利态势白皮书
新华社北京2月17日电,中国科协主席万钢日前表示,2017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世界第二,全时研发人员数量世界第一,发明专利申请量连续七年全球第一。
中国专利申请连续七年世界第一,中国迎来了科技井...
中国利是挺多的,这几利思想渗透的。
但也有一个比较不乐观的消息。中国的专利总量是多,但是高技术含量的专利还是少。 所以现在是提质,而不再注重量。


专利态势-专利壁垒的类型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