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2-11-16 浏览次数:次
老火塘火锅一体桌子谁知哪有买这桌
火塘是中国中南方部分地区做饭、取暖的场所。
房(冬天客厅)的地面上挖一米见方的坑,周围用青砖围住,青砖与地面平。火塘中央,有一根绳索从梁上悬下,设有一种可升降的装置,用来挂锅、壶做饭、炒菜、烧水。冬天,火塘里的火不断(除了外出、睡觉),家人(包括客人)围坐在一起,既可以烤火,也不耽误聊天、喝酒吃饭、做针线活、读书。火塘上面的挂锅就是餐桌,这种挂锅直径很大,类似于吃火锅,上面还能设些搁盘碗的架子,放些风味小菜。火塘里面,四周安放些大大小小的陶罐,可以煨炖食物、热水洗用。煨炖好的菜肴,可随时添加到挂锅中供人食用。
到现在,部分地区仍然用火塘。有的地方开发为旅游项目,十分火爆。
寻求丽江火塘巴餐桌
民俗是民众存活动中为了持存发展生命造、享用和传承的具有模式化的生活。民俗是民众的一种生活方式,它使民众不仅生活在物质世界里,而且生活在精神世界里。
(一)中国民俗
1.我国的二十四节气
我国按照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交替规律,把一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主要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2.中国茶道
“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饮茶,增进友谊,品味人生,达到精神上的享受。茶道最早起源于中国。中国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当时人们对饮茶的环境、礼节、操作方式等饮茶仪程都很讲究,有了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和仪式。
3.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俗
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俗是以植物性食料为主。主食是五谷,辅食是蔬菜,外加少量肉食。以热食、熟食为主,也是中国人饮食习俗的一大特点。中国人的饮食历来以取材广泛、烹调技术精致而闻名于世。在饮食方式上,中国人的饮食习俗习惯于聚食制,聚食制的起源很早,是中国人重视血缘亲属关系和家族观念在饮食方式上的反映。在食具方面,中国人的饮食习俗的一大特点是使用筷子。筷子在古代叫箸(zhu),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
五谷:黍、稷、麦、菽、麻(北方);黍、稷、麦、菽、稻(南方)。
4.中国的八大菜系
菜系,也称“帮菜”,是指在选料、切配、烹饪等技艺方面,经长期演变而自成体系,具有鲜明的地方风味特色,并为社会所公认的中国的菜肴流派。我国的菜系,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由于气候、地理、历史、物产及饮食风俗的不同,经过漫长历史演变而形成的一整套自成体系的烹饪技艺和风味,并被全国各地所承认的地方菜肴。鲁、川、苏、粤四大菜系形成历史较早,后来,浙、闽、湘、徽等地方菜也逐渐出名,于是形成了我国的“八大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