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2-11-16 浏览次数:次
专利合作协议一般签订多少年?
专利合作协议根据签约双方的情况协议签署年限,另外根利所搭载的产品生命周期也会影响专利合作协议签署的年限,如果产品生期短,签长年限的专利显然很不明智,如果产品生命周期较长,可能刚铺完市场专利合作协议就到期了,又得重新议价,因此具体签订多少年必须考虑各个方面。唯独要注意一点,最长期限通常不会超过该件专利的寿命期限。
关于专利技术许可签订《合作协议》后违约赔偿问题
1人与个人私下签的合同或协议受法护,但是要排除协议的内容有违法或欺诈目的合同,比债就是不受法律保护的,还有如果你借钱给别人去经营毒品生意等等。
2、为了保险起见签订合同时有无利害关系的第三人(不能是亲属)做见证。
如果您作为买方需要留意:
1.专利有效期长短。每个专利都有一定有效期,例如实用和外观有效期10年,发明是20年。购买时需要留意您所购买的专利有效期还有多久。
2.专利权人。查看专利权人是否是出售专利者,专利权人是否有多个。避免出现出售者无权销售专利,签订合同无效的情况。
3.专利类型。专利名称会有多个类似,要确认您购买的专利是哪个类型的,与合同是否一致。
4.专利目前授权使用情况。该专利是否有许可转让甚至独占许可过,这些都需要在合同中列明,避免购买了独占许可的专利,而无法使用。
5.专利是否处于有权状态。(是否存在未及时缴纳年费或者被宣布无效等情况)
如果您是卖方需要留意:
1.违约责任。支付转让费用的条件与时间节点需要明确,同时注明对方未按时支付转让费用的违约责任包括什么。
2.款项支付方式。怎么支付转让费用,若是双方合作还包括后期利润分成,需要注意分成方式,若是按照销售额分成,需要注明卖方有查看一定范围会计账目的权利。
3.专利转让的方式。若非完全转让,需要注明转让时间期限,使用范围、地域等。
参考文章:http://wenku.baidu.com/view/84d823a10029bd64783e2c08.html?from=search
私人签订专利合作协议有法律效力吗
专利合作(PCT) 从上可以看出,专利合作条约是专利领域的一项国际合作条约采用巴黎公约以来,它被认为是该领域进行国际合作有意义的进步标志。但是,它主要涉及专利申请的提交,检索及审查以及其中包括的技术信息的传播的合作性和合理性的一个条约。PCT不对“国际专利授权”:授予专利的任务和责任仍然只能由寻求专利保护的各个的专利局或行使其职权的机构掌握(指定局)。PCT并非与巴黎公约竞争,事实上是其补充。的确,它是在巴黎公约下只对巴黎公约成员国开放的一个特殊协议。项目名称:____________ 被许可方:____________ (乙方) 许可方:_____________ (甲方) 签订地点: 省 市(县) 签订日期: 年 月 日 有效日期: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规定,合同中的甲方就 专利项目(申请日 、申请号: 授权日〈公开日、公告日〉 、专利法定有效期限: )。许可乙方实施、(该项目属 计划※)。本发明属于:职务发明(非职务发明)经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 一、※专利技术内容(包括实施该专利有关的一般技术秘密),要求和工业化开发程序: 二、技术资料及其提交期限,地点和方式: 甲方自合同生效之日起 天内在 (地点)以 方 式,向乙方提供下列资料: 三、※本项目技术秘密的范围和保密期限: 四、专利实施许可的种类: 五、验收标准和方法: 乙方使用该项技术,试生产后达到本合同规定的技术性能指标( ),采取 方法验收,由双方签署合同技术验收合同格协议书。 如产品验收不合格时双方协商各派代表调查原因并确定双方的责任。 (参照《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签订指南》第六条) 六、使用费及支付方法: (一)一次支付方式 总金额 元 年 月 日 (1)一次性支付: 元 年 月 日 (2)分期支付: 元 年 月 日 元 年 月 日 元 (二)入门费加提成费方式 入门费 元 支付日期 (1)按销售额 %提成 支付日期 (2)按纯利润 %提成 支付日期 七、技术服务(地点、方式及费用) (参照《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签订指南》第五条) 八、后续改进的提供和分享: (参照《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签订指南》第八条) 九、专利权无效和侵权的处理办法: (参照《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签订指南》第九条) 十、违约金或者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违反本合同约定,违约方应当按技术合同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和技术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七十六、第七十七条规定承担违约责任。 (一)违反本合同第 条约定, 方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承担方式和违约金额如下: (二)违反本合同第 条约定, 方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承担方式和违约金额如下: (三)违反本合同第 条规定, 方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承担方式和违约金额如下: (四)其他 十一、合同的变更和终止: (参照《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签订指南》第十条) 十二、争议的解决办法:专利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