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2-11-18 浏览次数:次
钟子羿的名字好不好
现在把新年的第一天“元旦”。“元”字原是一”和“开始”的意“旦”字的原意是天亮或早晨。但在历史上,元旦到底指哪一天,各朝各代都有不同的规定。1911年,始将大年初一由元旦改称为春节。虽统称“春节”,但山城泰顺的乡民们仍习惯称春节为“过年”。
元旦佳节是中国人最为看重的一个节日。各地百姓们欢度春节的同时,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年节风俗。它们有的已消失了,有的仍然存留,延续至今。泰顺各地的年节风俗总的来说是大同小异。据调查掌握的资料来看,依笔者“井底蛙”之见,县内年节风俗之所以有差异之处,是否主要是受始迁地、民族和生活习惯的影响而产生的?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过年的经历,但对于过年风俗有过调查和研究的,却不会有太多。作为山城泰顺大山之子,我们是否应当了解或者调查、研究与我们的生存家园血脉相、不可分割的乡土文化。我私底下想,只要我们大家都行动起来,去做一些调查,不用几年,我们就可以收集到一大批宝贵的乡土文化资料了。
笔者的这些调查文字实属粗俗之作。俗话有“抛砖引玉”之说,那么,恐怕我的这些文字连块“砖”都称不上的。不过,我却又心存有“过分”之嫌的念头,那就是希望能引动大家,一起来调查、研究我们的乡土文化。
如果我的这份调查资料可以让您耐心地读完,在感谢之余,我还有个希望得到您指教的愿望!
壹 年前扫尘
“有钱没钱,洗洗过年”。 无论贫穷富有,在年前,家家户户都要全家出动,将厨房、厅堂等处打扫得干干净净的,箱笼橱柜、墙角床底也要除去积年尘垢,这就叫做“扫尘”。扫尘时特别要将烟囱掸干净,因为灶神在二十四日回归天庭时,是化作一道青烟从烟囱走的,当然得将他的“行走”这路打扫干净。
据载,扫尘这一春节习俗,在我国已有四千余年历史。到唐宋,年终扫尘已成为家家户户必做之事。南宋吴自牧《梦粱录》裁:临安过春节,“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明代的《大戴礼》中,还把岁末防尘规定为一种礼节。旧时,再忙人家也要做清洁,将室户垃圾一扫而光,寓扫除晦气和霉运,迎接新年的好气象。
据县内一些地方的传说,认为灶神走后,人间门户的事情并非没有天神掌管,玉帝又会派神下来代灶神打理几天“政务”,而这位天神非常讲究洁净,如果怠慢了他,他也会像灶王一样回去向玉帝打小报告,人们则要受到玉帝的处罚。所以在灶神上天,天神到来之前,一定要将门户打扫干净。
扫尘的日子视祭灶神的日期而定,如三魁、雅阳、龟湖、岭北是在腊月二十九祭灶神的,一般在腊月二十四左右扫尘。下洪等地,在腊月二十四祭灶神,则从腊月十六开始就要进行扫尘。总的来说,必须要在灶神回天过年之前,进行一次扫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