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2-11-21 浏览次数:次
专利权的保护期限自申请日起计算。
“申请日”是指专利申请在中国的实际申请日,而非优先权日,这是各国的惯例。
享有优先权,是为了避免你在国外申请和在国内申请期间有其他人就相同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
保护日期自申请日起计算就是从你在国内递交专利请求书之日起开始计算,这样专利权人就可以享受更长的保护了。
总之,在哪个申请的专利,保护期限就从哪里递交申请的时间算。
下述关于专利权保护期限的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
【1】如果想从根本上理解,需要理解优先权存在的意义:优先权的存在,很大层面上是为了使专利有新颖性、创造性的可能性更大。
判断专利新颖性、创造性(当然还包括专利进入实审等等)时,专利的申请日有优先权的按优先权日。
【2】有优先权的专利,申请日大部分相当于优先权日,只有两处:一处是保护期限、一处是收到专利申请文件之日。规定如下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十条:除专利法第二十八条和第四十二条规定的情形外,专利法所称申请日,有优先权的,指优先权日。
《专利法》第二十八条: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收到专利申请文件之日为申请日。如果申请文件是邮寄的,以寄出的邮戳日为申请日。
《专利法》第四十二条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十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
专利权的保护期是什么多久?
根据专利法第54条的规定,发明创造的专利权的期限是从申请日起开始计算的,这是计算专利权期限的一种方法,并不意味其专利权即被视为自申请日起就存在。现在,世界上很多,如英国、法国、联邦德国等,都采取这种计算专利权期限的方法。但是,专利权受保护的程度在专利申请乃至批准专利的各个阶段却不尽相同。例如,就发明专利权而言,在其15年期限中受保护的程度可分为三个阶段。从申请日到专利申请公布日为第一阶段。在此期间,申请尚未公开,他人无从知道发明的内容,如果有人通过某种途径或方法了解掌握了发明的内容,他就可以自由地传播或实施该发明。因此,在这个期间,申请人应注意保密。假如申请人不慎泄露了其发明内容或发现他人已经在利用其发明时,可以一方面通知实施其发明的单位或个人该发明已经申请专利;另一方面向专利局提出提前公开申请的请求。第二阶段是从申请公布后至批准专利前。在这期间,申请人享有专利法第13条规定的临时保护权利。此时,由于专利申请尚末批准为专利,申请人的权利仅限于可以要求支付适当的费用,而不能禁止其他单位或个人实施其已经公布的发明,也不能以此为依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从专利批准后到专利权期限届满为专利权期限的第三个阶段。申请被批准专利后,申请人即成为专利权人,依法,享有禁止他人实施其专利的权利,并有权要求支付专利申请临时保护期间应付的使用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