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学院

专利转化为产品的比例-一个公司成功申请专利的

发布日期:2022-11-21 浏览次数:


专利转化为产品的比例-一个公司成功申请专利的

有关专利贡献度 百分比计算的问题
回答你的问题,首先需要明确,专利从申请到授权有一个过程,一般专利申请提交上去基本都会拿到一个受理通知书(除非是申请文件明显不合理或者含有反动信息等等的),这时候可以说“专利申请”已经成功了,这个受理通知书在申请一些政府项目的时候也能算上点分数的,这个时候也开始有专利申请权了,这个也是可以转让的哦;然后专利会经过一个审查阶段,然后如果没问题的话就会发授权通知,让你办理,等你办理完授权登记手续后会给你发专利证书,这个时候就算是专利权已经成功取得了(当然中间基本都会有审查意见的往复)。我想你问的应该是专利申请的授权比例,但这个跟你提交申请文件的质量、专利创新性、专利答复能力都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大公司,有专门的专利部门或者合作事务所,这类公司的授权率就高一点,而小公司则低一点,不可一概而论。
发明专利中的产品配比范围怎么写比较合理?比如A:8...
我国专利技术转化率不足10% 究竟难在何处

1985-2003年,我国受理的专利申请总量为30多万件,增长速度位居世界榜首,但我国拥有的专利技术转化率却不足10%,非职务发明人的专利成果更是少有问津。一边是企业渴盼专利技术,一边是成果转化率低、无法实现产业化。时至今日,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之路仍然步履维艰,非职务发明人的处境更是异常困难。

科技界的“丐帮”

记者手中掌握的资料显示,在吉林省,760件专利发明中有700余件没有获得经济利益;5000位发明人中有近3500人债台高筑。湖南省20年来登记专利5万多件,技术发明人中至少有6000人手头拮据,有4000人因从事发明而负债累累。

为什么专利发明人越研发越穷?

据了解,以现行的科技管理体制,许多职务发明人因有固定单位,而无法实现自由交易,他们所在单位(大多数是科研机构)更缺乏主动参与市场交易的积极性。

业内人士分析,专利技术要完成整个交易过程,让购买方最终完成产品上市销售,涉及到多个环节。这些环节包括专利技术的真伪识别、技术比较、生产设备的投入、市场前景的分析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交易的双方都将前功尽弃。

科技成果转化的这一不确定性给交易的双方带来了巨大风险。这种风险是个人无法承担的,而科研单位因惧怕风险,不愿交易,常常把科技成果封存在单位。

事实上,科技成果交易可能要经历一次次的失败、复杂的法律纠纷和无法预见的花费。科技工作者并不是职业经理人和谈判专家,以专利持有者和研发者拥有的商业知识,要想完成整个合同的履行相当困难。面对这些额外成本,科研单位往往宁可封存成果也不愿冒太大的风险。在无法预料交易成本和市场预期收益的情况下,科技成果转化只能碰运气,失败进而导致债务缠身的现象时有发生。


专利转化为产品的比例-一个公司成功申请专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