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店经济”一角:13平方米旅淘店的生存之道_集群智慧云企服
营销学院

“小店经济”一角:13平方米旅淘店的生存之道

发布日期:2022-10-25 浏览次数:


“小店经济”一角:13平方米旅淘店的生存之道



随着互联网时代技术进步推动,年轻人习惯电商平台购物,商家热衷直播带货,“一铺养三代”逐渐式微。在闹市街区,可见不时出现的旺铺招租广告。


但在超大城市广州,更多新式的“小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记者走访发现,这类特色小店店主多有从事设计师工作经历。小店的存在,成为展现广州老城市新活力的一股新生力量。


回到4月下旬,广州宣布“摘星”,孙大加打开手机,订下飞往拉萨的航班。从4月底到5月,她几乎都在拉萨逛街、淘货。而这就是她的工作。


孙大加,潮汕人。10年广告设计师转行,如今是旅淘店——小世集的店主。门店不大,但摆满了世界各地小物件。开店一年来,即便遇到多轮疫情冲击,经营并没受到太大影响。有自媒体公众号将其评为“广州7家品味超好的小众杂货店”。



小店一角。


种子:把世界集纳在小房子


每一个特色小店,都藏着店主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爱过的人。这样的小店,才会被注入灵魂。


许多人看过“小世集”的介绍,会专程跑来打卡。只见木色的装潢、透明的窗户和小小的门。窗台是几张尼泊尔、西藏的风情海报,在周围文具店、邮局、服装店的包围中,显得另类又神秘。


大隐隐于市。这家藏身五羊邨寺右南二街一处小巷子的小店,拜访者常会“寻隐者不遇”。因为它营业时间随机,门口经常会贴上各种个性公告纸条。比如“店主在外淘货,下周正常营业”“端午节回家,歇业三天”等。


这和随性的店主有密切关系。2015年,孙大加在上海任平面设计师。工作之余常想到陌生地方静一静。


一次泰国清迈旅行,让她爱上那里。面对时常需要熬夜烧脑的工作,她选择离开,并给自己一个“Gap Year”(间隔年),去世界看看。


半年里,她从俄罗斯到土耳其,从印度到伊朗,从泰国到日本,去了很多国家。每次都是签证期结束才离开,渐渐囊中羞涩。一次在俄罗斯,她随手拍了几枚跳蚤市场看到的勋章发到朋友圈,吸引了不少人围观并留言愿意购买。


勋章体积不大,携带方便,代客淘货的利润,又能够补贴旅游开销。随后,越来越多人托她购买国外饰品。旅淘需要更多与当地人交流,让她结识更多外国朋友,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


在伊朗准备回国时,她的淘货已装满了两个行李箱。一个强烈的愿望闪现脑海:世界很大,生活很小。她只需要一个空间,放置这些辛苦淘来的物品。


把看到的世界装在小店的梦想,在她的内心生了根。


方向:线下引流线上走货


梦想与现实,隔着“一个面包”的距离。旅行回来的她,靠接一些设计私单,支撑自己的生活和旅行。她还将自己在间隔年期间见闻,开公号记录下来,积累了第一批粉丝。


2019年,她和表姐在时尚天河商业广场开服装店。在运营中积累实战经验。见证了疫情对服装行业的影响,让她有了新的商业认知:在互联网时代,实体店不需要开得很大。商品可以通过IP打造、网上商城、社交平台等去展示。


也是在这一年,她决定用尽所学,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小店。她把这个小店叫做——小世集,把自己看到的世界集纳在一起。


2021年6月1日,13平方米的小店开张,木屋造型有她在清迈度假时的回忆,也有对“居酒屋”设计的致敬。


推开小小的门,尼泊尔的水晶戒指、印度的老布片包、法国的串珠、土耳其的地毯……一一映入眼帘。每一个小物件背后,都有一段难忘的旅行故事。


顾客探店之初,常有这样的惊讶:一是觉得小店之小,几乎原地转一圈就逛完;二是觉得小店之丰富,商品琳琅满目应接不暇;三是这么多的物件摆在一起,居然能繁而不乱。


在创业之初,她也有过顾虑。已经有网店,为何还要开实体店?经过一个月压力测试,通过销售数据分析以及成本计算,发现并没有太大压力,坚定了她开店的勇气。


正因为在线上投入大量的时间,形成了稳定的客源。一年下来,小世集挺住了。即便偶发疫情实体店收入不是很理想,也能够维持下去。


如今这间小店,顾客来自全国各地,主要集中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



位于五羊邨一处居民区的特色小店。


体验:创业就是“打工”


创业和“打工”,是年轻人在城市生活普遍的两个状态。他们的成功欲望,是小店经济的重要推动力。


做旅淘的成本其实很大的。一开始,需要建立这样的人设,成本控制非常重要。“比如一年当中,我可能有三分之一时间在外面旅淘。但每次都选择机票便宜的时候才出门。你看我们‘小世集’的装修,很多材料都是我自己去采购的。”


“虽然时间更自由了。但根本闲不下来。”立足于数字化经营,店面虽然不大,但要做的事情一点不少。比如如何根据不同节日和社会热点,优化产品陈列,推广旅淘物品。比如有一段时间,“搞钱”成为年轻人热衷讨论的话题,她就推了一款与“财神”相关的饰品。


为此,她每天起床都会先做好一天的计划,完成一个划掉一个,争取做到“今日事,今日毕”。比如在外地淘货,计划一天淘五个个性小饰品,如果找不到,就会一直找。



小店展示店特色饰品。


随着业务逐渐增加,她招了一名店员帮忙。自己则专心选品和社交媒体推广,运维网上商城小程序。


淘货回来,她又忙着小程序商城的上货、做销售数据分析、撰写新购饰品的文案、更新某书、修图、发货、做客服等。


“以前在广告公司,总是在为服务客户,如何做品牌推广。如今自己就是品牌。常常用广告公司的标准,去设计品牌调性。乐此不疲。”


愿景:做不同文化沟通使者


与过去的小店相比,新式小店最大的不同是经营理念。他们熟练地运用互联网社交平台工具,以及掌握的PS和视频技术、品牌营销知识,建立个人IP,吸引固定的消费群体。


孙大加给自己起了一个霸气的称号——“五羊邨最努力的店主”。她说自己99%的时间,都在思考如何让小店更好。


“其实淘旧物和古董收藏是相通的。本质上,我售卖的是我的审美和故事。只有通过文化的理解,才能认识不同物品背后的价值。


如今很多街坊路过,都会驻足停留,欣赏这里陈列的饰品。有人感叹:在13平方米空间里,好像在世界流浪。


虽然店里上上下下都只有她和店员两个人,但每隔两个星期,她都会和店员一起做数据分析,探讨调整陈列方式和文案。为了增加潜在客户。她把自己的微信名片,贴在“小世集”的橱窗里。


通过社交平台日更,越来越多人认识了她。她感恩这个时代。发达的社交媒体和通信的便捷和繁忙的快递网络,加快了物品的流通速度和信息的传递,让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机会。


现在,除了体会他人对自己小店“好特别”“好喜欢”的评价感到骄傲外,在这个小店空间里,寄托着她一个新目标:通过“小世集”平台,去了解更多民族特色的非遗文化,做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文化沟通的使者。


广州得以繁荣,除了地理位置优越,技术日新月异,交通日趋便捷,更是因为有一群敢想敢做的年轻人。他们去看了世界,又把世界带回了家,赋予它们新的价值。小世集只是这座千年商都集纳与输出的一个缩影。


广东省政府原参事温洋认为,广州实体店铺较多,特色小店“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做法,发挥线上联系广泛优势,又盘活了实体门店。他建议可鼓励年轻人参与特色小店经营,将包括本土广绣等非遗文化推广出去。


推荐阅读:


广州抖音新农人:爱乡村,更爱自由


航拍摄影师“流氓兔”的广州奇遇


【南方日报记者】朱紫强


【摄影】孙大加


【作者】 朱紫强



“小店经济”一角:13平方米旅淘店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