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没有管、软件没有软”,致管理类软件业_集群智慧云企服
营销学院

“管理没有管、软件没有软”,致管理类软件业

发布日期:2022-10-25 浏览次数:


“管理没有管、软件没有软”,致管理类软件业

全行业的特点可以归纳为八个字,“管理不理、软件不软”。对于管理的深入研究和创新很少理会,几乎全部的资源被夹裹到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汇聚而成的新技术潮流当中,丢掉了管理软件业“以技术服务管理”的初心,将管理软件逐渐做成了企事业用户因技术而变的经营工具百宝箱,失去了以系统性和通用性为核心的“软件之软”,经营工具的“利器之利”代替了管理软件的“重器之重”。对于用户而言,在技术先进性和稳定性,以及厂商规模大小的比较外,经典采购中有关管理实现和支持功能高下的第一权重选项,已变得近乎可有可无。

1. 一个时代结束,一个时代尚未开始

2008年,是全球管理软件业两个时代的分水岭。那一年,全球管理软件业的翘楚SAP,其德国总部完成了所谓激进派和稳健派的决策层更替,其中国区则因“九华山庄会议”而成了业界沸沸扬扬议论的焦点,一大批曾经被视为价值观迥异难容的、来自狼性对手ORACLE的经理人史无前例地火线加盟。表象之下的故事主线,是在全球信息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中,资本力量已经不断积聚到近乎可以吞噬掉一切的地步。IT狂人拉里·埃里森,凭借数据库业务持续贡献的强大现金流,已经将当时管理软件业全球排名第三到第十位的企业,大部分并购到了ORACLE的阵营,对SAP形成了以“资本整合+技术”对“自主经营+管理”的围剿之势。除了ORACLE,还有IBM和微软,皆怀伺机在资本市场上吃掉SAP的虎视眈眈,一方面是因为该公司高达20%以上的常年净利润率足够诱人,一方面是因为“管理大师”的产品和服务壁垒似乎永远那么牢不可破。如此危局之下,快速做大体量成为了SAP的必然选择。于是,三十余年匠人精神和工程师文化铸就的品牌传奇,遭遇了阻碍续写的基因突变,软件业的“管理大师”与时代挥别。那一时段,相信全世界有数以千万SAP的创业者、核心员工、技术拥趸、客户粉丝,或扼腕惋惜,或泪湿衣襟。对于SAP的竞争者们而言,短期得到相应市场份额的甜蜜,现在看来,也远远抵不过失去榜样力量和标杆竞品带来的长期平庸之困,管理软件业开始了十年的沉寂时光。

2. 渐次深入经营,渐次远离管理

无论出于匠心的缺乏,还是长期投入与短期回报间的权衡,在“不理管理”的集体选择下,管理软件厂商们纷纷加入了十年的新技术追逐。他们的运气不错,恰好赶上了新技术频出的十年。由于新技术的出现,客户的经营模式日新月异地发生了各种各样的变化,这给借由新技术的融合而支撑经营的软件升级换代,提供了貌似足够的理由来说明管理软件厂商们的忙碌颇有价值。可惜勤奋终究弥补不了方向感的缺失,当互联网大潮完成了一整轮淘洗闭环的时候,很多在管理上站不住脚的伪概念、伪模式纷纷被打回原形,整个管理软件行业在管理上多年没有建树的事实,渐渐成为了所有人必须正视的无奈。我们看到的是,客户方开始引领和主导管理软件的“管理”走势,各大管理软件公司和实施服务公司,都在跟客户讲某某客户模式;更有甚者,一家世界一流的咨询公司竟破天荒地提出,愿意免费为华为提供某领域的咨询服务。笔者曾经将2016年,称为信息化产业的企业家主权时代大幕开启之年,因为从那一年开始,企业家群体作为企业管理软件的最重量级用户团体,开始在CIO们的忙碌之外,纷纷强力介入信息化建设的全局统领。他们将管理软件体系自上而下打通、真正贯彻全局管理意志的愿望非常强烈,同时对于投入的预算几乎是开口的。这对管理软件公司尤其是领导厂商而言,等于是在需求侧,搭好了将软件和实施方案换挡升级,真正从经营端跃升到管理端的幸福天梯。可惜的是,两三年过去了,似乎这个天梯仍没有被管理软件公司们清楚地发现,以致众多管理诉求较高的企业,毅然决然地走上了信息化工程的自组织之路。实践端开始反过来领导理论端和理论应用端,这不能说不是管理咨询业和管理软件业这对兄弟的悲哀。

3. 技术的功用,止步于硬件的便利化

就像手机和微信带来的信息沟通便利,结果导致全民时时刻刻离不开手机,深度学习让位于碎片化浏览,情感交融让位于各种表情包一样,新技术在管理软件业的功用,目前也止步于硬件或基础设施的便利化阶段,厂商们的大笔营销费用,都被用来宣传云应用的增长、大数据的洞见等等基于技术升级的亮点。软件走向了硬件化,其实仅仅是对技术的最低级应用。若想实现“软件之软”和“重器之重”,有一个最重要的努力方向和检验标准,就是企事业用户的管理软件工程,在自经营一线底层向上建设的轮次完成后,有没有进行自管理顶层向下的轮次升级。具体的表现,是在其全部管理软件集合当中,居于最高层次的战略分解和决策支持子系统,其定义、建设和使用者,是不是组织的最高领导人;有没有对下级各系统完成整体联动性改造;能不能规模复用到其他组织。这第二个轮次的实现非常之难。一家管理软件公司首先要具备企事业客户最高领导者的视角;然后要自客户的具体经营实践中,抽象出客户对于人力、物力、财力的通用配置和发展原则,这些原则以及背后的逻辑便是管理;继而将管理的不变与变,基于常变常新的IT技术进行数字化开发,之后才能得到真正的管理软件内核;而具备了稳定和完备的管理内核之后,才轮到于实施服务端进行面向具体经营或者特定行业的配置与开发。大部分管理软件公司很难实现前两条,所以便在技术平台之上,将功能开发、实施、客户化囫囵吞枣地投向了客户的经营支撑,将主要工作聚焦于客户经营体系的直接电子化和有限优化,只在有幸服务到自身管理较先进的客户时,软件才得以被动地完成些许优化,这便是很多“行业最佳业务实践”的由来。

4. 引领整个行业回归管理本源的,会是谁?

可以说,2008年之前的SAP,是一个时代不可复制的行业传奇。不为竞争所动,只为管理而生;一套R3可以经由几大咨询公司广泛应用到多种行业和组织,实现了软件源于管理而结晶度高于管理;持续引领客户,不为商业潮流夹裹。相比之下,在这失落的十年当中,所有的管理软件巨头,都因忘记了初心而把产品、服务、品牌做成了可有可无,互可替代。那么,下一个能够引领全行业回归管理本源,继而将客户的信息化工程建设革命性地推向第二个轮次的,会是谁?一定是谨记“技术服务管理,管理驾驭经营”的行业天条,然后敢于在管理研究和集成上重金投入的公司。一定是勇于在客户全局管理体系领域、自上而下全面发力的公司。一定是有定力、有条件应对资本、技术和竞争冲击的公司。一定是基于匠心和情怀构筑伟业的公司。SME视点4:管理软件业失踪已久的“皇冠上的明珠”,是将组织全局领导者这个中心用户的管理思维,加以优化和系统化后,借助不断发展的IT技术,进行数字化打造的部分。


“管理没有管、软件没有软”,致管理类软件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