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学院

名词解释著作权主体-名词解释

发布日期:2022-12-10 浏览次数:


名词解释著作权主体-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什么是著作权法?著作权法是什么意思?

著作权法,也叫版权法,它是确认作者对其创作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的某些专有权利,调整著作权人与作品的使用者或传播者之间的有关对作品著作权的占有、使用和处分等问题而产生的著作权法律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称。新部著作权法于1990年9月7日颁布,1991年6月1日生效实施。2001年10月27日修正,包括总则、著作权,著作权许可证使用合同,出版、表演、录音录像、播放,法律责任和执法措施,附则等六章,共六十条。

著作权法是调整、规范著作权和著作权有关权益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我国《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决定》,进一步完善了保护著作权这一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
著作权 名词解释
著作权也叫版权。作者、著作权人依法对作品享有的权利。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前者有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后者有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
求民法名词解释,越全越好
什么是著作权法?著作权法是什么意思?

著作权法,也叫版权法,它是确认作者对其创作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的某些专有权利,调整著作权人与作品的使用者或传播者之间的有关对作品著作权的占有、使用和处分等问题而产生的著作权法律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称。新部著作权法于1990年9月7日颁布,1991年6月1日生效实施。2001年10月27日修正,包括总则、著作权,著作权许可证使用合同,出版、表演、录音录像、播放,法律责任和执法措施,附则等六章,共六十条。

著作权法是调整、规范著作权和著作权有关权益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我国《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决定》,进一步完善了保护著作权这一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
名词解释 著作权法
著作权,是指作者和其他著作权人对文学,艺术和科学工程作品所享有的各项专有权利。它是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文学,艺术或科学作品依法享有的财产权利和人身权利的总称。著作财产权是无体财产权,是基于人类智慧所产生之权利,故属智慧财产权,是知识产权的一种。
名词解释:知识产权法中的“音像制作者”
后履行抗辩权是指在双务合同中应当先履行的一方当事人未履行或者不适当履行,到了履行期限对方当事人事有的不履行、部分履行的权利。当事人行使后履行抗辩权致使合同迟延履行的,迟延履行责任应由对方当事人承担。后履行抗辩权的发生,需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l)须是双方当事人因同一合同互负债务,在履行上存在关联性,形成对价关系;(2)须由一方当事人先为履行。在双务合同中双方当事人的履行,依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的约定,多有先后顺序。如法律未有规定或合同未有约定的情况下,双务合同的履行顺序可依交易习惯确定;(3)应当先履行的当事人不履行合同或者不适当履行合同。后履行抗辩权属延期的抗辩权而非永久的抗辩权,只能暂时阻止对方当事人请求权的行使。一旦对方当事人完全履行了合同义务,后履行抗辩权就消失了,当事人应当履行自己的义务。


名词解释著作权主体-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