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2-12-10 浏览次数:次
背景音乐使用及版权问题
曲投投助力原创音乐人,共享歌曲版权收益
音乐版权属于私权利,未经许可一般不得擅自使用,但是法律为了平衡公共利益,对此有一定限制,即法定情况下无须获得许可和支付报酬或无须获得许可仅支付报酬情况下可以使用。这种合理使用一般只涉及财产性权利,人身性权利不适用合理使用。
常见的合理使用有:社会公众自娱自乐的翻唱音乐或者将该翻唱的音乐上传到网络自媒体平台中,这种情况不需要事先获得音乐权利人许可也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电台电视台播放已经上线的音乐时,可以不事先经过同意,只需要支付费用即可。但是电视台制作综艺节目使用音乐并将含有音乐的该综艺节目通过网络或电视台传播不适用合理使用,另外,网络平台主动向社会公众提供曲库供其翻唱(如直播平台、短视频平台),虽然该社会公众的翻唱行为属于合理使用,但是该类网络平台不适用合理使用。
记录片里的背景音乐没经同意会产生版权问题吗
避免侵权风险的方式有三种:
1、使用已经过了保护期的音乐作品,也就是所说的无版权音乐。我国的著作权法规定的保护期是作者生前及去世时候50年。即,播放作者已经去世超过50年的音乐作品无侵权风险。
2、播放自有版权的音乐。即,播放的音乐是自己创作的。
3、播放获得权利人的许可的音乐作品。
4、版权的取得有两种方式:自动取得和登记取得。在中国,按照著作权法规定,作品完成就自动有版权。 所谓完成,是相对而言的,只要创作的对象已经满足法定的作品构成条件,即可作为作品受到著作权法保护。
在学理上,根据性质不同,版权可以分为著作权及邻接权。简单来说,著作权是针对原创相关精神产品的人而言的,而邻接权的概念,是针对表演或者协助传播作品载体的有关产业的参加者而言的,比如表演者、录音录像制品制作者、广播电视台、出版社等等。
扩展材料:
一、版权的定义
我们首先得知道版权在法律上的概念。版权即著作权,是指文学、艺术、科学作品的作者对其作品享有的权利(包括财产权、人身权)。版权是知识产权的一种类型,它是由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摄影和电影摄影等方面的作品组成。
二、版权的保护期限
著作权财产权的保护期,根据作品性质和著作权主体的不同,其保护期规定如下。
1、作者为公民的期限
保护期为作者有生之年及死亡后50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