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认证百科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分享

发布日期:2023-08-28 浏览次数: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分享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分享,1、目的 验证公司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充分性、适宜性和有效性、确保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得到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分享,1、目的

验证公司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充分性、适宜性和有效性、确保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得到有效地实施、保持和改进。

2、适用范围

该程序适用于公司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所覆盖的所有区域和所有要求的内部审核。

3、职责

3.1 食品安全小组组长(管理者代表)领导公司内部管理体系审核工作。确定审核组长及审核员,并审核年度内审方案、每次的审核实施计划和内部管理体系审核报告。

3.2 质量管理部编写年度内审方案,并负责组织实施。组织、协调内审活动的展开。

3.3 内审组长编制、组织实施本次内审计划。编写内审报告。负责组织对纠正措施的跟踪验证。

3.4 内审员负责完成指定的审核工作,并负责对纠正措施的跟踪验证。

4、控制程序

4.1 年度内审方案

4.1.1根据拟审核的活动和区域的状况和重要程度及以往审核的结果,质量管理部负责策划全年审核方案,编制公司《年度内审方案》,确定审核范围、频次和方法,经食品安全小组常务组长批准,每12个月至少内审一次,并要求覆盖本公司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所有要求。另外出现以下情况,必要时,由食品安全小组常务组长及时组织进行内部审核:

①组织机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发生重大变化;

②出现重大食品安全、质量事故,或用户对某一环节连续投诉;

③法律法规及其他外部要求的变更;

④在接受第二、第三方审核之前;

⑤在认证书到期换证前。

4.1.2年度内审方案内容:

①审核目的、范围、依据和方法;

②受审部门和审核时间。

根据需要,可审核体系覆盖的全部要求和部门,也可以专门对某几项要求或部门进行重点审核;但全年的内审必须覆盖管理体系全部要求。

4.1.3 为保持公司管理体系的兼容性,公司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内审可以和食品生产许可证的管理要求、公司GMP体系的自检要求、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内审等要求联合进行,由食品安全小组常务组长和质量体系的管理者代表共同商议,也可以单独进行。

4.2 审核前的准备

4.2.1食品安全小组组长(管理者代表)任命内审组长和内审组员。内审应由与受审部门无直接关系的内审员负责。

4.2.2内审组长根据拟审核的过程区域的状况和重要性,以及以往审核的结果,编制本次《内部审核实施计划》,交食品安全小组常务组长批准。

计划的编制要具有严肃性和灵活性,其内容主要包括:

①审核目的、准则、范围、方法;

②内部审核的工作安排;

③审核组成员;

④审核时间,时间;

⑤预定时间,持续时间;

⑥开会时间;

⑦审核报告分发范围、日期。

4.2.3内审组长组织所有内审员编写《内审(自检)检查表》,详细列出审核项目、依据、方法,确保无要求遗漏,审核能顺利进行。

内审组长于内审前十天将内审时间通知受审部门,受审部门对内审实施计划时间如有异议,应在内审前三天通知内审组长。

4.2.4内部审核员应经相关内审知识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担任。

4.3 内审的实施

4.3.1 首次会议

(1)首次会议,由内审组长主持。

(2)会议内容:由组长介绍内审目的、范围、依据、方式、组员和内审日程安排及其他有关事项。

4.3.2 现场审核

(1)内审组根据内审(自检)检查表对受审部门的程序和文件执行情况进行现场审核,将体系运行效果及不符合项详细记录在检查表中。

(2)内审组长需每日召开内审会议,全面了解该日内审情况,对不符合报告进行核对。

(3)内审时审核员不应审核自己的工作,要公正而又客观地对待问题。

4.3.3 审核内容

(1)管理方针是否传达和理解。

(2)食品安全危害分析的情况。

(3)各层管理者、重点岗位是否明确自己的职责和权限。

(4)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在实际工作中是否正确实施、相关验证程序实施的结果。

(5)目标、指标是否按计划或完成,实现目标的过程控制是否有效。

(6)重点岗位员工是否经过必要的培训,并具备必要的技能和意识。

(7)有关岗位是否有相关的有效文件。

(8)与食品安全危害有关的活动是否受到控制。

(9) 应急、撤回的程序是否经过试验(如有可能)。

(10)运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是否及时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

(11)所有记录是否完整、有效和符合要求。

(12)信息交流是否畅通。

4.3.4 审核报告

(1)现场审批后,审核组长召开审核组会议,综合分析检查结果,依据标准、管理体系文及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必要时还要依据与顾客签订的合同要求,确认不合格项,并发出《不符合项报告》给相关部门领导确认后,由相关部门分析原因,制定纠正措施,经审核员确认批准。

审核报告内容:

①审核目的、范围、方法和依据。

②审核组成员、受审核方部门。

③审核计划实施情况总结。

④不符合项分布情况分析、不符合数量及严重程度。

⑤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⑥对公司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有效性、符合性结论及今后应改进的地方。

(2)审核组填写《不符合项分布表》,记录不合格分布情况。

(3)现场审核结束后,审核组长完成《内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报告》,交食品安全小组常务组长批准。

(4)末次会议

①参加人员:公司领导层、内审组成员及各部门领导,与会者签到,并由质量管理部保留会议记录。审核组长主持会议。

②会议内容:内审组长重申审核目的,宣读不符合报告;宣读《内部食品管理体系审核报告》;提出完成纠正措施的要求及日期;由组织领导讲话。

③由质量管理部负责发放《内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报告》到各相关部门。

4.4 内审结果应提交公司管理评审。

5、相关文件

5.1《验证控制程序》

5.2《纠正及纠偏措施管理程序》

5.3《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6、记录

6.1《年度内部审核方案》

6.2《审核实施计划》

6.3《内审(自检)检查表》

6.4《不符合项报告》

6.5《内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报告》

6.6 审核会议签到表

6.7《不符合项分布表》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