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2-11-18 浏览次数:次
怎么看丰田无偿开放氢燃料电池技术专利使
长久以来,行业一直都是一个法律场。最开始,开放零部场的呼声了汽车制造商曾经的垄断地位,带来了更激烈的市场竞争。随后,零部件的高度标准化见证了汽车行业的经济掌控力从汽车品牌制造商转移到了零部件供应商的手中,后者不再依靠单一的汽车制造商。在这个开放创新的时代,零部件供应商们不再仅仅为了订单而生产零件,他们还与汽车制造商或者其他零部件供应商联合创新,研发高附加值产品以巩固其掌控的领域。如果说知识产权支撑着议价权,那么它现在已从制造商的手中流失,制造商或许还能够保护他们与与零部件供应商合作研究成果中的知识产权,但对零部件供应商日益增长的大量创新却没有这样的影响力。这个动荡的行业在过去的18个月里发生了快速、惊人的转变,因为特斯拉、福特和丰田开放了数千件汽车专利,这些专利主要涉及电动汽车、电池和燃料电池领域。对于特斯拉和丰田的专利,可以完全免费使用。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大多数汽车制造商并不是慈善基金会。他们是由投资驱动并依赖于持续获得回报而生存。专利是带来现金的资产。如果专利既不出售也没有商业许可,并且不再作为市场准入门槛,那么专利在开发成本的基础上如何产生价值?汽车制造商开放汽车专利的免费使用,可以实现很多重要的战略目的。首先,它降低了专利被请求无效的风险,虽然在汽车行业的专利诉讼并未达到移动通信行业那样的白热化程度,但已经足够昂贵和令人不安,值得回避。其次,它提供了一个专利权人的发明可能成为行业标准的基础,或至少能成为与其他制造商共享的标准的一部分。这可能导致将免费专利的被许可方锁定到产品、零部件和制造过程中,进而给他们提供相关的改进和创新选项,当然这些不是免费的,他们需要为此付费。丰田开放并推广燃料电池专利的现象揭露了单一企业几乎不可能垄断整个市场的事实,这表明只有共享或者标准化的途径才是投资获益的最现实的机会。第三,如果汽车制造商与其零部件供应商之间存在对于行业方向控制上的竞争,那么开放数以千计的专利会使积极创新的零部件供应商泄气,而其投资者会质疑投资新技术能够取得什么利益,不管这种新技术有多好,都将受到可免费使用的专利技术的竞争。
怎么看丰田无偿开放氢燃料电池技术专利使?
第一,丰田在其Mirai刚开始小批放市场就无偿开放诸多确有深意,正如笔者在前一篇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博客中所言,丰田意欲在氢燃料电池汽车方面引领世界潮流,无偿放开专利使用权意味着将在技术上掌控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取向和路径,以及使其相关标准国际化。况且,无论是谁无偿使用,都不可能在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方面超越有20几年积累的丰田,这一点丰田有自信。 第二,不同于混合动力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长,必须有基础设施保障,因此,燃料电池汽车推广普及仅靠少数几家车企难以成势,无偿开放专利将促使更多企业参与氢燃料电池汽车开发和商业化,扩大电堆、高压储氢罐等关键材料和部件的产业化规模,不断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推动在世界范围内加氢站建设和加氢网络形成,丰田无偿开放其技术专利正所谓意欲取之必先予之,是明智之举。 第三,关于无偿开放专利技术的期限,丰田给出的时间表是到2020年底(氢气供应及制造等加氢站相关专利无期限),也就是6年。为什么?在笔者看来,首先是6年足以让一家有能力的企业消化吸收丰田技术专利并实现商品化;其次是丰田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仍然面临一些课题,比如电堆催化剂的进一步少铂化或无铂化以降低成本的课题,高压氢燃料罐的课题:相比丰田早期氢燃料电池技术,Mirai为增加续驶里程,采用高达700个大气压的高压燃气罐,为确保安全的燃气罐结构和尺寸问题成为车辆设计和总布置的难题,同时,也使加氢站的成本居高不下。解决这些课题应该是丰田下一代氢燃料电池汽车目标,粗略判断这个时间应该在2020年前后,可以说,丰田给出的专利开放期必是审慎权衡的结果。 第四,中国车企和关联企业该怎么看丰田无偿开放专利技术使用权呢?笔者认为,氢燃料电池汽车在中国还属于样品开发阶段,技术水平不可与丰田同日而语,产业链基本没有形成,使用丰田专利技术可以尽快填平在氢燃料电池汽车方面的技术洼地,降低开发成和风险,有志在氢燃料电池汽车谋求发展的企业应该抓住机会。但是,使用专利能否达到丰田水平还要看中国车企及关联企业技术基础和消化吸收能力,也决不是一个或少数几个车企的事,是产业链整体能力问题,当然,一些有能力的汽车企业应在此中担当重要角色。 第五,关于专利使用方式,按丰田的说法,相关企业使用专利时,需要向丰田提出申请:“关于具体使用条件等,将会单独协商签订协议”,对这一点笔者有些担忧:5680项专利具体使用都需要协商和签订协议,丰田和相关方都会耗时费力,实际运作效率可能会与丰田初衷相悖,期待丰田能以更开放的姿态促进有意向企业高效使用其专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