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学院

专利的风险有哪些内容-专利申请的风险有哪些

发布日期:2022-11-21 浏览次数:


专利的风险有哪些内容-专利申请的风险有哪些

专利申请的风险有哪些
1、确认专利权的类型和法律状态根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专利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3种专利。由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的授权不经过实质审查,其专利权的“稳定性”与发明专利相比相对较弱。因此,受让人应充分了解所转让专利权的类型,权衡转让的潜在风险,必要时可要求专利权人提供知识产权局出具的检索报告。同时,受让人还应该对待转让专利权的法律状况进行检索,以证实待转让的专利是否为有效专利,并确认专利权的剩余有效年限。
2、注意专利权人与受让人的身份对于受让人来说,应注意专利权的转让人是否是该专利的合法持有人、该专利权是否还存在其他共有人、该专利是否是职务发明、专利权的转让人是否为国有企业等。如果是国有企业,则需要按照我国企业国有资产法中有关国有资产转让的规定,履行国有资产流转的手续。专利权所涉及到的某些技术有可能对利益具有重大意义,如果将这样的技术转让给外国人可能会对我国的利益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按照我国专利法规定,中国单位或者个人向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转让专利权的,应当依照我国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办理手续。我国专利法中所指的“法律、行政法规”主要是指对外贸易法和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
3、应当签订正式书面的转让合同专利权实际上是一种财产权,但是作为专利权客体的发明创造它又是无形的,不能像有形财产那样被实际地占有,因此专利权的归属是以知识产权局的登记簿为准。所以,我国专利法规定,转让专利权的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的转让合同,并及时在知识产权局登记。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专利权的转让自登记之日起生效。
4、明确专利被无效后的处理方式我国专利法第四十七条规定,被宣告无效的专利权自始即不存在,已经履行的专利权转让合同不具有追溯力,不返还专利权转让费,但明显违反公平原则的,应当全部或部分返还
专利权共有可以采取哪种形式,怎样减少专利权共有风险
专利申请是有风险的,并不是在交钱后就一定能够授权。
一般而言,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由于只需通过初步审查即可获得授权,因而授权失败的风险较小,目前我公司代理的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全部授权,授权率达到百分之百;而发明专利申请需要通过初步审查和实质审查才能获得授权,因而授权失败的风险较大,发明专利申请的授权风险主要来自于以下三个方面:
1、专利申请存在最长18个月的检索盲期。根据《专利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正常情况下,发明专利申请自申请之日起最晚18个月才会自动公开,即使是应申请人要求提前公开,也需要约6个月才会公开,而专利申请在公开之前的保密期内任何人都无法通过公开途径检索到其信息。


专利的风险有哪些内容-专利申请的风险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