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2-11-21 浏览次数:次
在网上卖一款产品,用了专利二字,罚款1-10万,说...
不知任何营销都必须建立在推销的基础之上,离开了推销之后,营销就会寸步难行。就比如对于交通方式来说,再先进的交通工具也不能取代最基本的步行方式一样。
但是,近几年来许多商家滥用推销手段,四处进行强制性推销把大家搞得鸡犬不宁。整个社会都对推销人员特别反感,许多地方还挂起了禁止推销的招牌来拒绝推销人员进门。这种不正常的全面反推销现象,给我们推广专利新产品带来了许多麻烦,于是一场推销与反推销的战争就在所难免。
1、选准目标,不要对牛弹琴
做任何事情都要选准目标,否则都将事倍功半。例如发广告就不能见人都发,而要选择有需求和有空闲的人们发放,大家一般就乐意接受,否则就会令人反感和讨厌。
一般的推销人员都会把目标对准消费者,这是一个极大的错误,其实推销专利产品的正确目标应该是零售商而不是消费者。主要原因是假冒伪劣产品的推销已经泛滥成灾,人们宁愿出高价去商店购买商品,也不愿意从推销人员那里购买低价商品。在我们的推销实践过程中,真正从我们手中购买的消费者还不到5%。我们只是对广大消费者进行宣传活动,而并不要求他们从我们这里购买产品。
零售商就不一样了,他们一般都有比较专业的鉴别能力,很快就可以判断出商品的实用价值和质量状况。只是他们对于市场销量把握还不够准确,不敢轻易就冒险大量进货。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他们还会给产品挑出一大堆毛病来砍价。这时你一定要有耐心坚持,可以先降低标准做个代销业务,决不要轻易地放弃每一个推销机会。
2、公关第一,推销第二
推销产品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经济利益,但是,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决不要忘记公共关系。无数事实证明:只有公共关系搞得好的企业和商品,才能真正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在北京推广产品时,有一天来到了宋庆龄儿童基金科技馆,出于敬重,我们决定免费赠送两个样品,并没有要求他们帮助推销。但是,当馆长看了我们的产品和大量权威媒体的宣传资料后,就主动找他们的小卖部帮助我们建立了代销业务。然而,也有一家儿童公园的工作人员就大不相同了,他们根本不听我们的介绍,始终都是横眉冷对一个劲儿地赶我们走。但是,我们并没有因为他们的态度而生气发火,还是免费赠送给他们一个样品,谁是谁非由他们自己去回味吧。
3、装扮成顾客,而不是推销员
本人在成都和北京推广自己的专利产品时,经常被一些保安拦在门外,弄得我们非常气愤。他们根本不听你作任何解释,只要是搞推销的统统不准进门,也只有这时候你才知道什么叫做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有一天我在北京的大街上看到了一条暑期游泳培训班招生的广告,就想去联系业务,但是又为进门的事犯愁。思前想后在旁边呆了很久,才想出一个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为什么不把自己装扮成顾客,而不说自己是推销员呢?于是上前向保安打听道:这个暑期游泳培训班在哪里报名呢?保安不但没有进行任何盘问,而且还非常热情地为我指引道路,好象生怕我离开了而不进去似的。这一招为什么如此灵验呢?主要是因为顾客就是上帝这句话已经在中国深入人心,不管他们对推销员如何地反感,但是对于顾客却总是会待若上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