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学院

著作权侵权推定-认定侵犯著作权和邻接权行为中

发布日期:2022-11-23 浏览次数:


著作权侵权推定-认定侵犯著作权和邻接权行为中

再问著作权的发表权。发表权不能继承,,著作权人...
发表权,即作品是否公之于权利。作者生前未发表的作品,如明确表示不发表,作者死亡后50年内,其发表权可由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行使;没有继承人又无人受遗赠的,由作品原件的所有人行使。发表权属于人身权,不能继承。
侵犯肖像权,名誉权是去法院还是公安局报案?

院起诉,这种算侵权。

《民法通则》100条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同意,不得以营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构成侵害肖像权的行为,应具备以下两个要件:一是要有使用肖像的行为,二是未经肖像权人同意或没有正当理由。

肖像权侵权行为有以下构成要件:

(一)有损害事实的发生。即肖像权受到侵犯后,肖像权人就其肖像获得利益的可能性减少,如带来职务地位受损、经济收入降低、精神负担加重等不应有的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害。

(二)侵权人主观上有过错。即侵权人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三)侵权行为和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即侵权人的侵权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具有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据此可以认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为人就侵犯了他人的肖像权:

(一)未经本人同意,擅自制作他人肖像。至于制作肖像是为了公开发表,还是私藏把玩,并不影响侵权行为的成立。

(二)超出肖像权人许可的使用范围、区域和时限而使用他人肖像。实际就是未取得肖像权人在更大范围、区域和时限的使用许可,因此也构成肖像权侵权。

(三)恶意毁损、玷污、丑化和歪曲他人肖像,侵害他人肖像或破坏肖像的完整性。它不仅构成对肖像权的侵犯,还可构成名誉权侵权。

(四)没有阻却违法事由等合法使用情况。未经肖像权人的同意使用其肖像,包括以营利为目的和不以营利为目的非法使用他人肖像的行为。

未经本人同意,不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他人肖像的行为,只有具有阻却违法事由等合法使用情况才是合法的,如公安机关为缉拿犯罪嫌疑人在通缉令上使用公民肖像,新闻报道使用公民肖像等。否则,即使不以营利为目的,仍可构成肖像权侵权。

认定肖像权被侵害,有一定的原则。按照中国民法通则规定,只要符合这样三个要件, 即可认定构成侵害肖像权的民事责任:一是有损害事实的发生。

如被摄者肖像权受到侵害后,受害人的名誉、地位、身份受到打击带来了精神上的痛苦,主要体现为肖像权人就其肖像获取财产利益的可能性减少,这里包括直接和间接的损失、包括精神损害和物质损害。


扩展资料:

分辨不侵犯肖像权的一些情形


著作权侵权推定-认定侵犯著作权和邻接权行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