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2-12-10 浏览次数:次
原告超过诉讼时效,被告怎么答辩
若是没有出庭且不提交答辩书,那就推定你对原告所提意见无异议。
是否提交答辩状是你的权利,由你决定,这一权利你不行使不会对你产生不利后果;你提交的证据应当在举证期间内向法院提供;如果申请法院取证,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七日内向法院提出书面申请;如果你证据充分,你相应的主张就会得到支持。
在法院发给被告的应诉通知书上规定有时间的,一般在签收之日起15日内递交答辩状,30日内为举证期限。
如有特殊情况,可以向法院说明批准后延期。
扩展资料:
现行《民事诉讼法》第113条第1款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15日内提出答辩状。”该条第2款又规定:“被告提出答辩状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之日起5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给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该条第1款虽然规定了被告提出答辩状的时限,但没有明确规定被告在此期间不提出答辩的法律后果。
因此从该条第2款内容看,意味着被告即使不提出书面答辩状也不会影响被告今后进行答辩。因此,在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法中,被告答辩被设计成为任意性规定,成为一项单纯的诉讼权利。被告不提出答辩状对其实体权利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在庭审中,被告应该享有的诉讼权利并不因此受到任何限制。
依照《民事诉讼法》第113条规定,在答辩期内向法院提交书面答辩状并送达给原告的,所占比例不会高于10%;二是律师工作实践也证明,律师在代理诉讼案件时,也极少依照《民事诉讼法》第113条规定提交或接到书面答辩状。
于是乎《民事诉讼法》第113条所规定的书面答辩制度视乎在诉讼实践中似乎被淡忘了。
有以下两种方法:
第一,持身份证可以到所在法院大厅查询。
第二,案件立案后会分配到具体法官,法官收到会向被起诉人发传票,通知答辩以及被起诉人的权利义务。如果你被起诉的话,会收到答辩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