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学院

电影版权的利润-电影收入的票房是怎么分配的,

发布日期:2022-12-10 浏览次数:


电影版权的利润-电影收入的票房是怎么分配的,

一部电影是如何盈利的?
电影的账是怎么算的?
张艺谋的武侠巨作《英雄》,制作费足足花了3000万美元,如此大手笔大制作,在中国电影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但却仅以25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美国的米拉麦克斯公司。一时间,国人惊呼“国宝贱卖”了。很明显,大家把两个数字摆在一起,就算出500万的“缺口”。这多少让近来被赞助商封为“中国电影之神”的张艺谋觉着“委屈”,因为电影的账不是这么算的。

就拿这则消息来说,它根本没有提这笔买卖所指的范围:它卖的是北美市场(美国和加拿大)的电影院播映权,还是世界上的其他地区(全球三个的电影市场分别是北美、日本和欧盟)?它卖的仅是电影院的放映权(行话称做theatrical exhibition rights),还是包括各种电视播映权及影碟权?它是卖断了永久的版权,还是只卖最近这几年?类似问题有一大堆,不然怎么会需要高价律师和MBA签署那些比《红楼梦》还要厚的合同和文件。
◆前呼后拥的明星队伍
一部电影,观众往往在意的是演员,而喜欢电影艺术的人也许能感受到导演等主创人员的存在,但其实在这所有艺术人员的背后,还有队伍庞大的经纪人、个人助理、律师、会计师和税务专家等。我们千万别以为一名演员能靠他的如簧巧舌对付一大帮制片方或发行方的专业人员。当然,演员有三六九等之分,一名电影演员有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主要看他在圈内的“影响”,好莱坞的行话叫做“clout”。你如果刚出道,即便你长得再漂亮、演技超过斯特里普,你都不会有clout,能得到角色有戏演就该欢天喜地了;但如果你是一线明星(A-list),那么,整部影片是围着你来转的。

明星们一般不直接出面跟电影厂谈项目,他们各有自己的经纪人(agent),一切都由经纪人打点。事实上,在好莱坞不管大腕小腕都有经纪人,你若是编剧也得有人代理你的业务,你想写完剧本自己直接寄给制片人或电影公司,你的成功率几乎是零。首先,他们对没通过经纪人推荐而来的本子不屑一顾,其次,他们即使有兴趣也不能看,因为一旦看了,下回哪部电影里跟你的作品有雷同之处,你便可能告他剽窃,所以从法律角度考虑他们也不会贸然拜读你的大作。

好莱坞有三家很大的经纪人公司,他们会分派经纪人负责某个客户的业务,但既然都是旗下客户,就很容易被排列组合,围绕着某个项目进行“拉郎配”,比如某位大明星热中演古罗马英雄,碰巧该经纪人公司客户中有编剧写了类似题材的剧本,而客户中又有导演也愿意加盟。

有了这些“元素”(elements),一个项目的雏形便产生了。在行业内,人们把如此“打包”而成的组合称做“package”,而经纪人一旦从事这类“包裹”工作,他其实已经踏进了制片人的领地,所以在演职员名单中,经纪人往往以制片人之一的身份出现。当他们拿着这个“包裹”向电影公司兜售并讨价还价时,外界便把他们贬称为“人肉贩子”(flesh peddlers)。


电影版权的利润-电影收入的票房是怎么分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