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学院

著作权法 伯尔尼公约-什么是著作权中判断合理使

发布日期:2022-12-10 浏览次数:


著作权法 伯尔尼公约-什么是著作权中判断合理使

《伯尔尼公约》成员国国民的未发表且未经我国有关...

中国的著作权法要是真正追溯起来,可以追溯到清朝。在中国20世纪初叶。1910年清朝政府颁布了中国的第一部著作权法———《大清著作权律》,此外,以后的1915年和1928年,中国当时的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也先后颁布实施了各自的著作权法。关于中国的著作权法背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废止了旧政府的一切法律。但政府有关部门也制定了一些保护作者权益的行政规章,如《书籍稿酬试行办法》、《剧本上演报酬办法》等。1980年3月3日,中国政府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递交了加入书,3个月后,中国成为该组织成员国。
1986年4月12日,中国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简称“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明确“公民、法人享有著作权(版权),依法有署名、发表、出版、获得报酬等权利”。
1990年9月7日,中国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该法从1991年6月1日起实施。经国务院批准,版权局于1991年5月30日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该条例与著作权法同时实施,1991年6月4日,国务院发布了《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该条例从1991年10月1日起实施。
1992年10月15日和10月30日,中国分别成为《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的成员国。1993年4月30日,中国成为《保护录音制品制作者防止未经许可复制其录音制品公约》的成员国。此前,国务院于1992年9月25日发布了《实施国际著作权条约的规定》,对中国著作权法中某些与伯尔尼公约不尽一致和不尽明确的地方作了进一步的规定。
1994年7月5日,中国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惩治侵犯著作权的犯罪的决定》,对中国刑法作了补充。1997年3月14日修订、1997年10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设定了“侵犯知识产权罪”,将“决定”的内容纳入刑法,进一步完善了著作权法。
此外,国务院还于1994年8月25日发布了《音像制品管理条例》,1995年7月5日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
中国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建立起了既符合中国国情又与国际公约、国际惯例相协调的著作权法律体系。至此才是我们现在的著作权法真正的版本:
英文:Copyright Protection Act


如何理解著作权、作者权、版权概念
什么是著作权法?著作权法是什么意思?

著作权法,也叫版权法,它是确认作者对其创作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的某些专有权利,调整著作权人与作品的使用者或传播者之间的有关对作品著作权的占有、使用和处分等问题而产生的著作权法律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称。新部著作权法于1990年9月7日颁布,1991年6月1日生效实施。2001年10月27日修正,包括总则、著作权,著作权许可证使用合同,出版、表演、录音录像、播放,法律责任和执法措施,附则等六章,共六十条。


著作权法 伯尔尼公约-什么是著作权中判断合理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