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版权继承-绘画,设计中有世家传承的现象吗
发布日期:2022-11-23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缅怀革命先烈,继承革命传统"绘画作品
一、美术需要民族传统文化的浸润。
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学科的特征,体现为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其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丰富生活情趣和终身爱好美术的情感,培养人文精神,完善人格。从高中教材可以知道,能和传统文化有关联的课程相当少,传统文化常常被忽视和遗忘,机械反复地进行技能学习,将忽视美术内涵。学生的自主创造力得不到合理的发挥,也摧残学生对审美的理解、感知、想象,更不能让学生得到美的教化与并强化美术文化的认识。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艺术教育资源,我们可以汲取传统文化中的艺术精华、精神积淀、审美情趣。
二、利用课堂课程教材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美术教师在平时的美术教学中应多注重向学生传授中国传统的文化知识,对现有教材进行合理的补充和拓展,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掌握。比如对中国书法、篆刻印章、中国结、皮影、武术、中国漆器、木版水印、甲骨文、钟鼎文、汉代竹简、四大发明、中国织绣、中国瓷器古代兵器、青铜器、年画、鞭炮、谜语、饺子、舞狮等传统文化点和内涵要有大概的理解和把握。在美术教学中,抓住教材安排的一些具有传统特色的插图渗透传统教育。如对中国建筑与外国建筑的比较,欣赏中国的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从建筑的构造到装饰纹样、装饰色彩,无不反映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交融,有极其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利用课堂知识让学生课外通过探索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民居,如傣族的竹楼、蒙古族的蒙古包、侗族的鼓楼,而蒙古包是用最简洁的手法、最省料的工艺完成的一种极富表现力的创造,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我们不仅为工匠的精湛技艺而赞叹,而且鼓楼是侗家人团结的象征。通过对建筑艺术的欣赏,学生体会以人为本、和谐相处的理想境界,这些理念与如今的和平发展、爱护自然、保护地球、构建和谐社会不谋而合。这样通过课堂,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和想象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和情趣。 内容来自,百度搜索集群智慧云企服
三、结合名画欣赏,融入传统文化,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
高中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强,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进一步提高,表现为独立思考不盲从,喜欢发表个人见解。于是在美术教学中必须改变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采用互动式问答,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美术作品反映了不同时代特有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特点,在日常教学中老师要抓住赏画、品画的机会,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如在课前我安排三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走进名家、名画》栏目,通过一周一位学生轮流交流,感受艺术家对生活、对生命的热爱,使学生热爱生活,珍爱生命。同时结合具体的课堂教学,适时地融入传统文化,如讲各种不同的面和不同的线的表现时,我通过让学欣赏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吴道子的《八十七神仙卷》等具体的作品感受中国画线条的特有的艺术魅力。通过赏画,学生对中国画中的用线有了一定的认识,唯有在认知的情况下才能进一步地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创造,在笔墨飞舞中感受中华民族艺术神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