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商标反向假冒的案例-商标法中的反向假冒问_集群智慧云企服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疑难解答:159-9855-7370(7X24受理投诉、建议、合作、售前咨询),173-0411-9111(售前),155-4267-2990(售前),座机/传真:0411-83767788(售后),微信咨询:543646
企业服务导航
当前位置:主页 > 企服学院 > 商标学院

关于商标反向假冒的案例-商标法中的反向假冒问

发布日期:2022-11-04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关于商标反向假冒的案例-商标法中的反向假冒问

商标法中的反向假冒问题

甲对A而言是合法的行为,因为甲取得了乙关于A的授权;甲对B的行为属于反向假冒,侵犯了B的商标权。因为甲擅自更换了B商标又将其商品投入市场。 商标快速注册首选集群智慧云企服https://www.jiqunzhihui.net/

什么是商标反向假冒行为?

内容来自https://www.jiqunzhihui.net/

内容来自,百度搜索集群智慧云

https://www.jiqunzhihui.net/

内容来自,百度搜索集群智慧云

集群智慧云企服,企业服务好帮手!https://www.jiqunzhihui.net/

商标反向假冒2113行为5261这一概念首先来自美国4102商标法,即美国的1653兰哈姆法最早提出了反向假冒的概念。其中第 1125 条第 127 款使用了“reverse palming off”来界定这一行为,表面意思即相反的骗卖或者骗买。学界一般将它解释为: 未经他人许可,将他人合法使用在商品上的商标去除后换上自己的商标并出售的行为。 ISO体系认证办理首选集群智慧云企服https://www.jiqunzhihui.net/

     目前在竞争法的领域中,学界还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定义。但在 2001 年我国修改的《商标法》中第 52 条第 4 款则明确规定: “所谓商标反向假冒,是指经营者合法取得他人拥有注册商标的商品后,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擅自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后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行为。”

内容来自https://www.jiqunzhihui.net/

商标反向假冒怎样认定

集群智慧云企服,企业服务好帮手!https://www.jiqunzhihui.net/

实用新型专利注册首选集群智慧云企服https://www.jiqunzhihui.net/

商标反向假冒的认定: AAA认证办理首选集群智慧云企服https://www.jiqunzhihui.net/

(1)在行为主体方面,其主体只有与被反向假冒人生产、制造同类产品的生产者有关,而不包括该类商品的销售者在内。销售者购进他人生产的商品,用自己的销售商标替换他人商标再将商品投入流通市场的行为不属于反向假冒商品行为。

copyright www.jiqunzhihui.net

(2)在行为人主观方面,反向假冒商标行为人主观动机主要是盗用他人产品声誉为自己创牌牟取不当利润。如外国厂商购进我国厂商生产的价廉物美的商品后换用自己的商标继续销售,以牟取暴利。

copyright www.jiqunzhihui.net

(3)在行为对象方面,反向假冒行为直接指向他人生产的产品,其实质在于盗用或贬损他人产品的声誉。

商标快速注册首选集群智慧云企服https://www.jiqunzhihui.net/

(4)在行为内容方面,反向假冒表现为在市场上购进他人生产的商品;以自己的商标标识替换他人的商标标识;将该商品继续投入流通。 集群智慧云企服,专利申请,软件著作权申请,商标注册www.jiqunzhihui.net

【法律依据】 ISO体系认证办理首选集群智慧云企服https://www.jiqunzhihui.net/

《商标法》第六十七条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集群智慧云企服,企业服务好帮手!https://www.jiqunzhihui.net/



关于商标反向假冒的案例-商标法中的反向假冒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