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机构专利数较少-我国企业专利申请量超过了_集群智慧云企服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疑难解答:159-9855-7370(7X24受理投诉、建议、合作、售前咨询),173-0411-9111(售前),155-4267-2990(售前),座机/传真:0411-83767788(售后),微信咨询:543646
企业服务导航
当前位置:主页 > 企服学院 > 专利学院

科研机构专利数较少-我国企业专利申请量超过了

发布日期:2022-11-21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科研机构专利数较少-我国企业专利申请量超过了

科研机构如何有效管理知识产权?
高校、研究所等科研机构是科技成果的重要发源地,有统计表明,迄今为止影响人类生活方式的重大科技成果70%源于科研机构。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通常体现为论文和专利。但是在我国一些科研机构中,科研人员申请专利的积极性并不高,“重论文轻专利”、“重成果轻转化”,最终,付出多年心血才获得的创新成果被他人免费使用,自己得不到任何回报。而很多科研人员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对专利文献的检索常常不重视,导致重复研究,造成巨大浪费。
  目前,我国大部分科研机构主要靠的科研经费开展科研活动,经费和人员编制都比较紧张,不可能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进行知识产权管理。为帮助科研机构有效管理知识产权,提高知识产权管理的质量和效率,笔者提几点建议供参考。
  建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 内容来自,百度搜索集群智慧云企服
  首先,要建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配备掌握知识产权相关法律知识和实务技能的专职人员对知识产权进行管理。该部门的主要工作可以包括制定科研机构内部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规划;组织和跟踪专利申请、保护和转化的全过程;进行与专利相关的流程管理工作,向科研人员提供知识产权方面的建议,督促和协助科研人员申请专利;维护专利信息数据库、对专利申请和维持的过程进行跟踪和管理;积极促进科技成果的利用和转化等。
  另外,由于科研机构常包括多学科多方向的课题组或者研发中心,还可以为每个课题组或研发中心指定兼职或专职的专利专员,来配合知识产权部门进行专利挖掘、评价和申请。
  创新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通过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内部规章制度,明确科研人员的权利和义务,使得知识产权的管理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 集群智慧云企服,专利申请,软件著作权申请,商标注册www.jiqunzhihui.net
  要建立专利申请制度,确保专利申请先于论文发表,防止科研机构的知识产权资产流失;建立在开题前进行专利查新检索制度,防止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建立专利评价和经费保障制度,采用专利与职称评比、学术水平评价、项目申请等挂钩的机制,来鼓励专利申请。专利申请的经费来源,由科研机构统一提供,或者在科研经费中预先留出专利申请的费用。现阶段,为了鼓励科技创新,制定了许多优惠和资助政策,科研机构应充分利用这些政策,减少本单位的专利申请费用支出。
  要建立专利奖励制度,及时兑现对发明人的奖励。为了鼓励科研人员申请专利以及争取获权的积极性,要对专利申请过程中科技人员付出的劳动给予适当奖励,包括申请时的奖励以及授权后的奖励。另外,对于专利成功转化的发明人,除了专利法规定的奖励外,还可以适度进行其他奖励。例如,科研机构通过对知识产权转让或许可使用获得的相应收入,可以按照一定比例在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之间进行分配。奖励制度重在落实,不要让其流于形式,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奖励制度的激励效果。

科研机构专利数较少-我国企业专利申请量超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