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犯罪的规定-怎样才算侵犯知识产权??_集群智慧云企服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疑难解答:159-9855-7370(7X24受理投诉、建议、合作、售前咨询),173-0411-9111(售前),155-4267-2990(售前),座机/传真:0411-83767788(售后),微信咨询:543646
企业服务导航
当前位置:主页 > 企服学院 > 专利学院

专利犯罪的规定-怎样才算侵犯知识产权??

发布日期:2022-11-21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专利犯罪的规定-怎样才算侵犯知识产权??

我国关于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司法解释如何规定
专利侵权行为是指在专利权有效期限内,行为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又无法律依据,以营利为目的实施他人专利的行为。
专利犯罪行为,是指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情节严重,依照《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应当给与刑罚处罚的行为。
政府工作人员借用职务剽窃专利犯罪怎么定罪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就构成犯罪。
那么,什么是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呢?假冒专利罪应具备哪些条件呢?
1.行为人有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即行为人在自己产品上加上他人的专利标记和专利号,或者使自己的产品与专利产品相类似,使公众认为该产品是他人的专利产品,以假乱真,侵害他人合法权利的行为。在实践中要注意区分假冒专利与专利侵权的区别:假冒专利是以非专利产品或非专利技术冒充他人的专利产品或专利技术。而专利侵权,主要是指未经专利权人许可,擅自使用专利权人的专利行为。“专利权人”是指专利权的所有人、持有人,包括单位和个人,也包括在我国申请专利的国外的个人和单位。根据《专利法》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实施他人专利,必须与专利权人订立书面实施许可合同,向专利权人支付专利使用费。被许可人无权允许合同规定以外的任何单位或个人实施该专利。这里规定的“许可”不是一般的口头同意,而是要签订专利许可合同。专利许可意味着专利权人允许被许可人有权在专利权期限内,在其效力所及的范围内对该发明创造加以利用。如果行为人未得到专利权人同意,就使用他人专利,就是专利侵权行为。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而专利侵权属于民事侵权行为,不构成犯罪。

集群智慧云企服,专利申请,软件著作权申请,商标注册www.jiqunzhihui.net


2.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构成犯罪。这是罪与非罪的界限。“情节严重”主要是指非法所得数额较大;给专利权人造成重大损失等情况。根据刑法规定,假冒他人专利构成犯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怎样才算侵犯知识产权??
一、什么是专利侵权行为  1概念:专利侵权行为是指在专利权有效期内,行为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又无法律依据,以营利为目的实施他人专利的行为。   (1)侵害的对象是有效的专利。   (2)必须有侵害行为,即行为人在客观上实施了侵害他人专利的行为。  (3)以生产经营为目的。非生产经营目的的实施,不构成侵权。   (4)违反了法律的规定,即行为人实施专利的行为未经专利权人的许可,又无法律依据。   2专利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   (1)直接侵权行为。   ①制造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行为;   ②使用发明、实用新型专利产品的行为;   ③许诺销售发明、实用新型专利产品的行为;   ④销售发明、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行为;   ⑤进口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行为;   ⑥使用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的行为;  ⑦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   为生产经营目的使用或者销售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专利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能证明其产品合法来源的,仍然属于侵犯专利权的行为,需要停止侵害但不承担赔偿责任。   (2)间接侵权行为。这是指行为人本身的行为并不直接构成对专利权的侵害,但实施了诱导、怂恿、教唆、帮助他人侵害专利权的行为。常见的表现形式有:行为人销售专利产品的零部件、专门用于实施专利产品的模具或者用于实施专利方法的机械设备;行为人未经专利权人授权或者委托,擅自转让其专利技术的行为等。   二、什么是专利犯罪行为   专利犯罪行为,是指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情节严重,依照《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应当给与刑罚处罚的行为。   《刑法》第216条规定了假冒专利罪: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4条规定:   假冒他人专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216条规定的“情节严重”,应当以假冒专利罪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①非法经营数额在20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   ②给专利权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的;   ③假冒两项以上他人专利,非法经营数额在10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   ④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第10条规定:实施下列行为之一的,属于刑法第216条规定的“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   ①未经许可,在其制造或者销售的产品、产品的包装上标注他人专利号的;   ②未经许可,在广告或者其他宣传材料中使用他人的专利号,使人将所涉及的技术误认为是他人专利技术的;   ③未经许可,在合同中使用他人的专利号,使人将合同涉及的技术误认为是他人专利技术的;   ④伪造或者变造他人的专利证书、专利文件或者专利申请文件的。

专利犯罪的规定-怎样才算侵犯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