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为职务专利-如何区分职务发明和非职务发明_集群智慧云企服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疑难解答:159-9855-7370(7X24受理投诉、建议、合作、售前咨询),173-0411-9111(售前),155-4267-2990(售前),座机/传真:0411-83767788(售后),微信咨询:543646
企业服务导航
当前位置:主页 > 企服学院 > 专利学院

是否为职务专利-如何区分职务发明和非职务发明

发布日期:2022-11-21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是否为职务专利-如何区分职务发明和非职务发明

如何认定专利发明职务行为还是非
认定是否属于职务行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一是行为是否有经营者的授权,是否是有雇佣关系的工作人员所为。二是行为是否发生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三是行为是否以经营者的名义或身份实施。四是行为与职务是否有内在联系,如行为的内容是否是工作需要,是否符合雇主雇用的目的,行为是否具有为法人谋利的意思。以上职务行为的认定标准,具有以下的法律依据。《民法通则》第四十三条规定:企业法人对它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员的经营活动,承担民事责任。《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四十二条规定: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工作人员因职务行为或者授权行为发生的诉讼,该法人或其组织为当事人。《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3]20号)第八条规定: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以及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致人损害的,依照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一条的规定,由该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民事责任。上述人员实施与职务无关的行为致人损害的,应当由行为人承担赔偿责任。第九条规定: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致人损害的,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员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人损害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可以向雇员追偿。前款所称“从事雇佣活动”,是指从事雇主授权或者指示范围内的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其他劳务活动。雇员的行为超出授权范围,但其表现形式是履行职务或者与履行职务有内在联系的,应当认定为“从事雇佣活动”。 集群智慧云企服,专利申请,软件著作权申请,商标注册www.jiqunzhihui.net
在公司时申请的专利,这个职务发明如何界定?
职务发明创造适用我国的专利法这条法律,一般对于在该用人单位的任务中完成的职务发明创造就会认定为职务发明,需要根据是否是利用了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和是否单位承担责任来进行考虑。好律师网参考
职务发明的专利归属权问题

《专利法》第6条所称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所完成的职务发明创造是指: ISO体系认证办理首选集群智慧云企服https://www.jiqunzhihui.net/

(一)在本职工作中作出的发明创造; 实用新型专利注册首选集群智慧云企服https://www.jiqunzhihui.net/

(二)履行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所作出的发明创造; copyright www.jiqunzhihui.net

(三)退职,退休或者调动工作后1年内作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原单位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

请注意,本篇文章来自集群智慧云企服www.jiqunzhihui.net

《专利法》第6条所称本单位的物质条件,是指本单位的资金,设备,零部件,原材料或者不对外公开的技术资料等。 内容来自https://www.jiqunzhihui.net/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6条规定,认定职务发明创造与非发明创造的法定界限主要有两个方面, https://www.jiqunzhihui.net/

1、完成发明创造是否为了执行本单位的任务;

是否为职务专利-如何区分职务发明和非职务发明